
统计学报职称论文(统计研究期刊论文范文)
第一条客观公正评价农业科研人员学术造诣、业务水平、创新能力和工作绩效,调动和激励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,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,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,农业科技服务迈出新步伐,农业科研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取得新突破
统计学报职称论文,农科院评职称标准?
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客观公正评价农业科研人员学术造诣、业务水平、创新能力和工作绩效,调动和激励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,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,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,农业科技服务迈出新步伐,农业科研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取得新突破
第二条农业科研系列中,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、研究员,其中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、研究员分别为中级、副高级、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。
第三条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。
第二章申报条件
第四条支持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。 贯彻科学发展观,讲职业道德,严于治学,勇于创新,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,积极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。
第五条学历和任职年限分别符合以下要求
(一)申报助理研究员在职资格的,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:
1、大学本科毕业,作为研究实习员工作4年以上;
2、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,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。
(二)申报副研究员在职资格的,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:
1、大学本科毕业,担任助理研究员5年以上
2、研究生毕业,硕士学位,担任助理研究员4年以上;
3、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,担任助理研究员2年以上。
(三)申报研究员在职资格者,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,担任副研究员职务5年以上。
(四)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,任职年限达到相应要求的,可以破格申报高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。
第六条坑农害农等行为被县以上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,2年内不得申报; 受到党纪行政处分,处分期间内不得申报。
第七条外语水平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。
第八条身体健康,能切实履行岗位职责,积极完成工作任务。 在职以来,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级别。
第三章审查条件
第9条助理研究员资格审查条件
(一)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、能力
1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。
2、熟悉本专业技术规程、规范、标准,能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具备解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问题的能力。 能够独立开展研究活动,撰写研究报告,积极推广科研成果。 参加过市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。 有指导初学者工作和学习的能力。
(二)成就
任职以来,具备以下条件之一3个以上(破例申报人必须具备4个以上),其中第1、2条为必备条件。
1、获得市、厅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。
2、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,或在省、部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(收入正式出版论文集)的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)仅限前2名。
3、参加市、厅级以上课题研究项目; 或参加国家、行业标准的制定,并正式发表。
4、参与新品种、新兽药、新饲料、新肥料、新农药等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工艺的研发,省级以上审定(批准); 或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、植物新品种权的授权。
5、在一定范围内(乡、镇以上)推广科技成果,新品种推广规模占当地同类作物种植面积的15%以上,增产5%以上) (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计数据为准); 或者新产品、新技术在开发APP交流中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本人发挥很大作用。
第10条副研究员任职资格审查条件
(一)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、能力
1、本学科系统,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,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知识,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。
2、能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,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研究,解决关键复杂的技术问题。 承担了省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。 具有指导、培养中级学习和科研能力。
(二)成就
任职以来,具备以下条件中3个以上(破例申报人必须具备4个以上),其中第1、2条为必备条件。
1、国家科技成果奖主要完成人,或省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人(限前5名),或省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主要完成人(限前5名),或市、县属研究机构人员获市、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主要完成人)前3名
